云夏

还没死,也勿念。

© 云夏 | Powered by LOFTER

【杂谈】写文如烹鲜,厨子的努力应截止于菜上桌之前

我怎么写是我的事,你怎么看是你的事。你有权觉得我写的不好,我也可以当做啥也没看见。

林朵:

网络上的每一篇文发布之前,写作者应该都希望它能得到读者的认可与称赞。


 


不过那只是个人的期望,事实上,许多文章在发布之后,除了好评,也会不可避免地伴随着差评、争议或质疑。


 


个人愚见,不必为已经发布的文章多做解释。


 


这和是否在意无关,而是写文这件事上有条可以避免许多烦恼的好界线:怎么写是作者的事,怎么看则是读者的事。


 


所以写作者只能管自己的事,至于别人的事,手没法伸太长。


 


这就像是厨子做菜,主料配料怎样搭配,下锅次序依次哪个,腌制炙烤分寸几何,都是些厨子自己可以掌控的事,一个有着职业自我修养的厨师自然也该在这些事项上狠下功夫,精益求精。


 


但等菜一出锅摆盘,被服务生端着放上食客桌上的一瞬间,就没厨子什么事了。


 


这道菜好不好吃,得由食客说了算。


 


当然好不好吃是个非常主观的论断,就跟看文一样的,受个人喜好见识影响极大,纵然一盘菜出自米其林三星餐厅主厨之手,一个从来没见过海的内陆食客也可以撇着嘴说他/她不中意那盘海鲜里散着的腥咸味儿。


 


厨子可以解释,解释这道菜的用料之好,技艺之绝,逼格之高。


 


可这没办法改变食客原本的口味。


 


毕竟吃饭这件事与看文差不多,食客与看客的口味都是由他们自身的人生经历调和而成,即使硬掰着人家说好,多半也是违心的。


 


所以明明是没有办法的事,为什么要空耗许多心力解释?


 


更何况还有另一种情况普遍存在,那就是这盘菜可能本来就做的不够好,或者说,不够让人一入口就觉得好。


 


因为像是刀工、火候这些因素,也像文章里的故事、角色、伏笔一样,已经过厨子的整套烹饪过程融进了那盘做好的菜里,最完美的效果莫过于食客一筷子夹进嘴里,便觉得唇齿留香,陶醉其中。


 


而一盘需要厨子追着食客解释,说这是我改了多少花刀,煨了多少文火才做成的菜,相比那些根本不用解释就能被盛赞的菜,本身就已经落了下风了。


 


曾看见过某文发布之后,作者与读者在留言栏里争辩的不亦乐乎,作者为文中情节、人物所做的注释,比原文长度大概还要多上好几倍,然而大部分读者并不买账,不少人表达了这样的观点:作者你后来解释的那些东西,我在你的原文里并没有感受到。


 


是啊,一篇原文里没法鲜明传达给读者的东西,需要靠作者后续解释才能表明的东西,就像只给了食客一盘白面饼,却忘了把应该裹在白面饼里的烤鸭片一起送上来那么可惜。


 


再做太多解释,反而容易有心虚掩饰之嫌了。


 


虽然不可否认的是每一篇文应该都凝结了不少写作者的心血,用心琢磨多少都能提炼出不少可取之处。可作者没有办法也没有必要要求每一个读者都用钻研《五年高考,三年模拟》的心态来朝拜自己的文章。身处网络时代,关注是一种极其稀缺的珍贵资源,是所有创作者竭尽全力想要争夺的宝藏,没有谁获得关注是理所当然的。


 


假如希望自己的文像《红楼梦》一样被后世读者恨不得每一个字都掰碎了研究透彻,那至少也得先有人家曹雪芹老先生的写作功底不是?


 


当然过于刻薄挑剔的食客在哪儿都不会受欢迎,特别是当厨子精心奉上免费菜肴试吃的时候。


 


但要费心费力跟这种注定要挑刺的人解释,好像也没什么意义。


 


所以,厨子的工作就是专心把菜做好,菜端上去那一刻,该干的活就干完了,真没必要跟食客做太多解释。


 


对自己的菜自信满满的,要是觉得食客的评语不中听,大可暗搓搓地骂对方一句傻X,别让对方的评价影响到自己。不对这位口味,能对别人口味也能证明自己的手艺。(要是真的谁的口味都不对,那可能需要考虑一下自己究竟是牛X的超脱时代还是傻X的玩脱时代了……)


 


认为自己的厨艺还可以再改进一下的,也可以省下跟各色食客争论的功夫,选择一些还值得一看的评语推敲总结,看看还有哪些烹饪的技巧需要打磨,才能把菜做到色香味俱全。


 


不过,这些都和你之前做的那盘菜是否好吃没关系。




毕竟那已经是下一盘菜的事了。




END

评论
热度 ( 1375 )